收藏本页 | 设为主页
普通会员

哈尔滨市龙江食品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more热门新闻
+more热门产品
站内搜索
 
+more友情链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万顷松江湿地 百里生态长廊

6月10日是第10个黑龙江湿地日,也是《黑龙江省湿地保护条例》实施十周年纪念日。奔腾不息的松花江穿城而过,如巨大的画笔在哈尔滨市描摹出“万顷松江湿地,百里生态长廊”的旖旎风光。6.7万公顷的松江湿地,碧波荡漾,草木葱茏,鸟鸣蛙噪,鸥鹭筑巢栖居,处处生机盎然。哈尔滨市区江段分布着太阳岛、哈尔滨阿勒锦岛国家湿地公园、呼兰河口3处国家级湿地公园,以及哈东沿江、呼兰河口、拉林河口3处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和太阳岛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已成为市民、游客纳凉避暑的好去处。

芝樱花海织锦缎

近日,宝清县圣洁摇篮山景区的芝樱花迎来了绚丽盛放的时刻,如梦如幻的花海吸引了大批游客纷至沓来,成为热门的打卡胜地。圣洁摇篮山景区芝樱花海总面积750亩,种植芝樱花超过5000万株,共分为大地画布、蝴蝶花海、摇篮湖湾、情人岛、芝树和观景台六大主题景区,大片紫色、粉色、白色的芝樱花沿着山坡梯次绽放,远远望去宛如一块彩色的地毯。

在黑龙江富锦,探秘“北国粮都”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新样板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三江平原的薄雾,笔直的公路像银带般延伸向地平线。沿着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一路向东,“北国粮都”富锦市的招牌映入眼帘。在这里,你能看到湿地与稻田交响、生态与产业共舞,一幅农文旅融合的绿色长卷正徐徐展开。“快看,白枕鹤!”顺着富锦国家湿地公园讲解员张可凡手指的方向,一只灰白色大鸟正掠过芦苇荡,它修长的脖颈上点缀着醒目的红色斑纹,翅膀扇动时带起细碎的水珠。张可凡的语气里不无自豪,“这是我们富锦的市鸟,全国每三只白枕鹤里就有一只曾在这里栖息。”张可凡介绍,这座占地3.3万亩的湿地公园是名副其实的“植物王国”和“鸟类天堂”,拥有290种植物、270余种动物和177种鸟类。为了给候鸟创造安全家园,公园还专门划定16处水禽繁殖栖息地,并采用“人退鸟进”的管护模式。“去年春天,我们监测到单日候鸟数量突破3万只。”张可凡说,“每年四月中下旬,我们这儿就跟开鸟类代表大会似的。”在富锦市现代农业万亩水稻科技示范园,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张羽点开“富农通”APP,全市63个监测点的实时画面尽收眼底。“您瞧,这片地里的水稻‘体检报告’都在我手机里呢!”“过去看苗跑断腿,现在‘云端’管万亩!” 张羽告诉记者,现在的农民早已告别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种模式,通过手机终端就能服务水稻生产,有效解决了科技信息精准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当科技真正“沉”到田间,当手机成为新农具,黑土地上的“金扁担”,正挑着粮仓满、百姓富的好日子。走进黑龙江大锦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有机蔬果种植基地,一座座宽敞明亮的温室大棚里,智能化通风设备静静地工作,为植物提供适宜的光照和二氧化碳浓度。“这座大棚的可种植面积达到了2700平方米,是我们精心打造的植物工厂。” 公司副总经理汤久辉随手摘下一颗“草莓柿子”示意:“这里的果蔬纯有机,不用洗就能吃。”汤久辉介绍,大锦农以肉鸡养殖的粪便为原料生产有机肥,带动有机果蔬和有机粮食种植,其加工产品通过仓储和物流汇入销售终端,通过循环全产业链模式,实现了食品安全可追溯。目前,该基地种植瓜果类、蔬菜类、叶菜类和菌类四大类、共60余个品种,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的有机蔬果。农文旅融合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当前,素有“黑土绿谷、粮都富锦”美誉的富锦,正立足原有优势,依托现代科技,整合农业、

杀入低度酒赛道,五粮液时隔20年再推29度产品,白酒“微醺经济”要抢RIO的生意?

时隔20年,五粮液(000858.SZ)准备重推29度产品。据时代周报记者了解,五粮液早在90年代初期曾推出过29度规格产品,但于21世纪初期停产。目前,新品已调制出三种不同口味的酒样,向行业投放小规模调研。接近五粮液方面人士透露,该产品或在9月份上市。在新消费浪潮的推动下,低度微醺的创新酒精饮品异军突起。茅台、泸州老窖(000568.SZ)、洋河股份(002304.SZ)等头部酒企纷纷下场。新酒饮成为行业调整期下,酒企从存量市场中寻求增量的重要方向。向低度要增量酒企正在向低度酒赛道全力加码。此前,五粮液已成功开发五粮液39度、仙林生态公司的青梅酒等产品,如今将重新上市的29度新品先要经历一场选拔赛。时代周报记者了解到,29度新品拥有三款样本,要经过闻香、尝味、饮后体感等基础风味测评。此外,价格带、饮用场景等因素也是五粮液的重点考察维度。“愿意花多少钱购买”“在什么场景饮用”以及“是否愿意勾调非酒精饮料品饮”等问题列明在调查问卷中。在一个多月前的2024年业绩说明会上,五粮液副董事长华涛便透露,将推出如29度五粮液等一系列锁定年轻消费群体的产品。为了探索年轻化路径,公司还在去年年底组建了年轻化专班。头部酱酒企业产品研发人士郭庆(化名)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今年其团队的工作核心已从风味探索转向20度左右的多元化产品开发,希望在保留酱酒风味的基础上,研制兼具保健功能的酱香新品,以及以酱酒为基酒的外来酒系列,目前项目尚处于紧张的研发阶段。近年来,低度酒成为酒饮市场的新风潮。从今年头部酒企的动作看来,已经从“试水”进入到“动真格”的阶段。在去年推出蓝莓气泡酒后,贵州茅台(集团)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低度潮饮品牌悠蜜加快脚步,在今年3月的“春糖”上一口气推出14款新品,并宣布启动线上、线下经销商招募,同时将在抖音、天猫等电商平台开设店铺,抢占低度酒饮市场更多份额。贵州茅台2024年年报指出,当年已完成酱香系列低度酒体配套设施建设工程项目。洋河股份在2014年布局健康饮酒赛道首推的的微分子系列,也在今年重新升级,主推三款产品。其中,33.8度白酒(绿瓶,338ml)和40度的覆盆子白兰地(338ml)已上市,仍在内侧阶段的33.8度白酒(黑瓶,500ml)亮相于刚结束的第二十届上海酒节。据了解,洋

白酒瓶身有这3个“标记”的,再便宜也是纯粮酒,行家:放心喝

最近这段时间,关于白酒在网上经常看到这样的言论,市场中的白酒大多都是勾兑酒,而且价格还都不便宜,还不如喝农家自酿散酒更放心。而对此,有行家表示,这种言论大多都是由一些卖散酒的主播、网红传播的,大家千万别信以为真。相反,散酒都是由一些小酒坊生产,生产工艺粗糙、酿造环境恶劣、所含一些有害杂质严重超标,由于散酒作坊技术、设备落后,口感一般都差强人意,为了改善口感,一些散酒作坊甚至会加入一些含有违禁成分的香精,对人体危害极大,千万不要再受这种言论洗脑,健康饮酒首先就是从拒绝散酒开始。另外,白酒行业中的“勾兑”与酒精香精勾兑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更准去来讲应该是勾调,它是用基酒(年份较新)与调味酒(年份较老)按照一定的比例勾调,使其风格更加突出,口感更加舒适。行家表示,市场中纯粮酒的并不少,而且不乏一些特别便宜亲民的纯粮好酒,想找到它们很容易,只要白酒瓶身有这3个“标记”的,都是100%的纯粮酒,可以放心去喝。第一个标记:配料表中只有粮食和水粮食酒的最大特征,就是采用纯粮酿制而成,因此粮食酒配料表中只有粮食和水,若含有其它成分,那么就是酒精勾兑酒。第二个标记:执行标准为国标,且不为GB/T20821或GB/T20822酒精勾兑酒和粮食酒的执行标准不同,其中酒精勾兑酒有两种执行标准,其一是GB/T20821,即完全采用食用酒精和香精勾兑的,又叫液态法白酒;其二是GB/T20822,即采用粮食和食用酒精勾兑的,又叫做固液法白酒。而粮食酒的执行标准根据香型划分,再加上很多白酒还有国家地理标识执行标准,种类特别多,很难完全记住。因此我们只要明白一点,只要白酒的执行标准为国标,即GB/T开头,且不为GB/T20821或GB/T20822,那么它就是纯粮食酒。第二个标记:标有等级酒精勾兑酒是没有等级的,只有粮食酒才会标有,从优到劣依次为特级、优级、一级、二级,一般会标在白酒的执行标准后面,如果没有那么这酒就是酒精勾兑酒。

三年地下蛰伏只为一朝绽放!华南国家植物园展出传奇药材

两千余年前《神农本草经》记载的奇药“赤箭”,近日以天麻之名在华南植物园惊艳亮相。这株颠覆传统植物生存逻辑的兰科植物,以其独特的生物特性吸引着众多游客的目光。据介绍,此次展出的天麻是近期成功引种的珍稀品种,游客可近距离观察其“破土成箭”的奇特形态。天麻在中医药史上享有“治风圣药”的美誉,从《神农本草经》到《开宝本草》,历代医籍均有记载。古人因其“有风静立,无风自摇”的特性赋予“定风草”之名,现代药理学则证实其含有天麻素、多糖等活性成分。这种无根无叶的植物采用“真菌营养型寄生”的特殊生存方式,与蜜环菌形成共生关系,直接消化菌丝获取营养,完全摒弃了传统的光合作用模式。记者了解到,天麻的生长周期充满智慧:种子萌发后需在地下蛰伏三年,95%的时间用于积累能量,待块茎成熟后才以赤褐色花茎破土而出。这种“潜伏-爆发”的生长策略,使其成为植物界独特的“生存经济学”典范。1965年,植物学家周铉攻克天麻与蜜环菌共生难题,首次实现人工栽培,改写了“天麻必野生”的千年历史。这一突破为如今天麻产业的蓬勃发展奠定基础,陕西汉中、云南昭通、安徽岳西已成为全国天麻产业的“黄金三角”,年产值超过百亿元。华南国家植物园药园始建于1974年,目前保育着上千种药用植物,是华南地区重要的传统中医药文化教育基地。本次兰科药用植物专题展从2025年春节持续至国庆,共展出1科12属45种兰科药用植物及多个近缘品种。展览通过科普介绍这些植物的保健功效、禁忌、分布及生态习性,旨在提升公众对兰科植物的保护意识。天麻作为“植物界的反套路专家”,其独特的生存策略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奇妙智慧,也为现代中医药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源。此次展出不仅让公众有机会一睹这株“天赐神物”的真容,更能深入了解其在中医药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现代科研价值。

哈尔滨市香坊区向阳镇田间地头“种”出红火好日子

走进香坊区向阳镇,田间地头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各类瓜果蔬菜长势良好,陆续迎来成熟季。近年来,向阳镇在产业田里“耕”出规模,在庭院里“种”出财富,在农旅融合中“酿”出价值。紧扣“产业兴旺”核心要义,向阳镇深度衔接战略规划与地域特质,依托黑土资源禀赋构建特色农业发展矩阵。通过创建“政府统筹+合作社纽带+农户主体”的三元联动机制,将分散的土地、技术、市场要素拧成发展链条,推动农业产业向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管理迭代升级。为切实提升农民种养水平,香坊区农业农村局联合东北农业大学组建专家服务团,到向阳镇进行田间种植指导。在科学管理和适宜气候双重加持下,西红柿、香菜黄瓜、香瓜等农产品即将迎来丰收高峰,不仅产量可观,而且品质上乘。“巾帼小菜园”成为向阳镇农业发展版图中的一大亮点。向阳镇积极引导妇女以庭院为阵地,将自家房前屋后的闲置土地充分利用起来,打造特色小菜园。从种植规划到田间管理,将小菜园打理得井井有条。如今,这些被精心打理的小菜园不仅填满了农户的“菜篮子”,更鼓了大家的“钱袋子”。鲜嫩的蔬菜走进市场,拓宽家庭收入的“绿色银行”。为进一步提升农业附加值,向阳镇以产业融合为突破口,绘就“农旅交融、产销贯通”的立体发展图景。大力发展东兴满族村乡村旅游和农事体验项目,串联起田园观光路线,升级文化景观等配套设施,推出“认养一亩田”活动等,吸引周边游客前来观光、采摘,让游客亲身感受田园风光与农事乐趣。同时,瞄准农产品深加工赛道,将黄金糕、小窝头、豆汁等民族特色美食打造成东兴满族村“可携带的乡愁”,通过延长产业链让农产品价值“节节攀升”,实现了从“田间地头”到“餐桌心头”的价值跃升。展望未来,向阳镇将持续加码农业产业扶持力度,以“巾帼小菜园”为示范标杆,带动更多村民投身特色种植,深度融合乡村旅游、采摘体验等业态,推动一二三产业“串珠成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