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东特色产品菌汤飘香腐乳鲜亮
用计量袋量好水量、烧开、加入菌包、汤包、搅拌……在本届绿博会上,黑龙江东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用短短3分钟的时间,就为在场市民制作出了鲜美的菌汤。“菌香浓郁,特别鲜美。”“这菌汤带有自然醇香,好喝!”前来参观的市民抿嘴浅尝,点头称赞。品尝过菌汤的鹤城市民,爽快付钱,展位前售卖异常火爆。“我们的菌汤用它的纯正口感和简便易做‘俘获’了消费者的心,一路圈粉无数,很多消费者都说明天带着亲戚朋友一起来尝尝呢。”公司经理张国斌向记者介绍。本届绿博会克东县设立展位16个,全县11家企业7大类214个产品参展。驰名中外的飞鹤奶粉、醇香的克东腐乳、晶莹剔透的天然苏打水、琳琅满目的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也吸引着人们的眼球,让消费者慕名而来。
发布日期:2025-06-24类目:市场行情 -
三年地下蛰伏只为一朝绽放!华南国家植物园展出传奇药材
两千余年前《神农本草经》记载的奇药“赤箭”,近日以天麻之名在华南植物园惊艳亮相。这株颠覆传统植物生存逻辑的兰科植物,以其独特的生物特性吸引着众多游客的目光。据介绍,此次展出的天麻是近期成功引种的珍稀品种,游客可近距离观察其“破土成箭”的奇特形态。天麻在中医药史上享有“治风圣药”的美誉,从《神农本草经》到《开宝本草》,历代医籍均有记载。古人因其“有风静立,无风自摇”的特性赋予“定风草”之名,现代药理学则证实其含有天麻素、多糖等活性成分。这种无根无叶的植物采用“真菌营养型寄生”的特殊生存方式,与蜜环菌形成共生关系,直接消化菌丝获取营养,完全摒弃了传统的光合作用模式。记者了解到,天麻的生长周期充满智慧:种子萌发后需在地下蛰伏三年,95%的时间用于积累能量,待块茎成熟后才以赤褐色花茎破土而出。这种“潜伏-爆发”的生长策略,使其成为植物界独特的“生存经济学”典范。1965年,植物学家周铉攻克天麻与蜜环菌共生难题,首次实现人工栽培,改写了“天麻必野生”的千年历史。这一突破为如今天麻产业的蓬勃发展奠定基础,陕西汉中、云南昭通、安徽岳西已成为全国天麻产业的“黄金三角”,年产值超过百亿元。华南国家植物园药园始建于1974年,目前保育着上千种药用植物,是华南地区重要的传统中医药文化教育基地。本次兰科药用植物专题展从2025年春节持续至国庆,共展出1科12属45种兰科药用植物及多个近缘品种。展览通过科普介绍这些植物的保健功效、禁忌、分布及生态习性,旨在提升公众对兰科植物的保护意识。天麻作为“植物界的反套路专家”,其独特的生存策略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奇妙智慧,也为现代中医药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源。此次展出不仅让公众有机会一睹这株“天赐神物”的真容,更能深入了解其在中医药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现代科研价值。
发布日期:2025-06-20类目:市场行情 -
在黑龙江富锦,探秘“北国粮都”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新样板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三江平原的薄雾,笔直的公路像银带般延伸向地平线。沿着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一路向东,“北国粮都”富锦市的招牌映入眼帘。在这里,你能看到湿地与稻田交响、生态与产业共舞,一幅农文旅融合的绿色长卷正徐徐展开。“快看,白枕鹤!”顺着富锦国家湿地公园讲解员张可凡手指的方向,一只灰白色大鸟正掠过芦苇荡,它修长的脖颈上点缀着醒目的红色斑纹,翅膀扇动时带起细碎的水珠。张可凡的语气里不无自豪,“这是我们富锦的市鸟,全国每三只白枕鹤里就有一只曾在这里栖息。”张可凡介绍,这座占地3.3万亩的湿地公园是名副其实的“植物王国”和“鸟类天堂”,拥有290种植物、270余种动物和177种鸟类。为了给候鸟创造安全家园,公园还专门划定16处水禽繁殖栖息地,并采用“人退鸟进”的管护模式。“去年春天,我们监测到单日候鸟数量突破3万只。”张可凡说,“每年四月中下旬,我们这儿就跟开鸟类代表大会似的。”在富锦市现代农业万亩水稻科技示范园,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张羽点开“富农通”APP,全市63个监测点的实时画面尽收眼底。“您瞧,这片地里的水稻‘体检报告’都在我手机里呢!”“过去看苗跑断腿,现在‘云端’管万亩!” 张羽告诉记者,现在的农民早已告别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种模式,通过手机终端就能服务水稻生产,有效解决了科技信息精准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当科技真正“沉”到田间,当手机成为新农具,黑土地上的“金扁担”,正挑着粮仓满、百姓富的好日子。走进黑龙江大锦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有机蔬果种植基地,一座座宽敞明亮的温室大棚里,智能化通风设备静静地工作,为植物提供适宜的光照和二氧化碳浓度。“这座大棚的可种植面积达到了2700平方米,是我们精心打造的植物工厂。” 公司副总经理汤久辉随手摘下一颗“草莓柿子”示意:“这里的果蔬纯有机,不用洗就能吃。”汤久辉介绍,大锦农以肉鸡养殖的粪便为原料生产有机肥,带动有机果蔬和有机粮食种植,其加工产品通过仓储和物流汇入销售终端,通过循环全产业链模式,实现了食品安全可追溯。目前,该基地种植瓜果类、蔬菜类、叶菜类和菌类四大类、共60余个品种,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的有机蔬果。农文旅融合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当前,素有“黑土绿谷、粮都富锦”美誉的富锦,正立足原有优势,依托现代科技,整合农业、
发布日期:2025-06-13类目:市场行情 -
北极村景区
北极村景区隶属漠河市北极镇,距离漠河市77公里,交通便捷,占地面积16平方公里。雄居祖国的最北端,位于黑龙江上游南岸、大兴安岭山脉北麓,与俄罗斯隔黑龙江相望。素有“金鸡之冠”“神州北极”和“不夜城”之美誉,是全国观赏北极光和极昼极夜的最佳观测地。
发布日期:2025-06-07类目:市场行情 -
黑龙江双鸭山:让“绿字号”从寒地黑土挺进大市场
第三十四届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上,双鸭山展区“绿色”打头,大米、豆油、蔬菜、粉条、白瓜籽、蜂产品、杂粮杂豆、小麦制品、鲜食玉米、林下产品等10类60多种有机、绿色、无公害产品及名特优新产品争相登陆哈洽会,扑面而来的“绿色”,让人目不暇接,青睐不已。这是双鸭山市让“绿字号”农产品从寒地黑土挺进国内外大市场的生动写照。近年来,双鸭山市坚持“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的发展思路,以着力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为目标,推动以绿色有机地标为主体的绿色优质农产品高质量发展。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优势,因地制宜调整区域生产布局,截至目前双鸭山市属绿色食品认证面积230.8万亩。同时在稳定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205万亩的基础上,扩大绿色食品标准化基地面积,饶河县先后创建水稻基地55万亩、玉米基地30万亩,宝清县创建玉米大豆基地50万亩,今年饶河县积极创建50万亩玉米绿色食品原料大基地。目前,双鸭山市发展市属绿色食品企业42家,绿色食品认证数量达到87个,产品涉及大米、大豆、大豆油、豆粕、小麦粉、蔬菜、食用菌、蜂产品、鲜食玉米等。双鸭山市7个农产品被纳入2024年第三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并获得全国名特优新产品证书,品类涵盖了杂粮类、粮食类、蔬菜类以及淡水鱼,实现了零的突破。今年到目前有6家企业14个产品材料已报省和国家绿色食品中心。“一绿通天下、一绿值千金”。随着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日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绿色”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不断提高,“绿色”品牌可谓风光哈洽,受宠市场。为了让双鸭山的名特优新农产品走得更好更远,双鸭山市积极组织认证绿色食品企业参加哈洽会、绿博会、农交会等各类农产品展会,通过展会宣传推广、与客商洽谈交流等方式,不断拓宽双鸭山市绿色有机产品的外销市场,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双鸭山市资源广袤,地大物博,绿色优势明显,相信随着哈洽会的不断升级,双鸭山“绿字号”的“绿色价值”也将不断升级。明年的展会上,双鸭山依然会“绿色当头”“绿色领先”;未来的发展中,双鸭山坚定地“逐绿而行”“向绿而兴”。通过唱响绿色“主旋律”,加快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促进乡村生态振兴。
发布日期:2025-05-27类目:市场行情 -
第34届哈洽会 | 让好物卖出好价钱!从野菜到水饺,龙江企业发力“山珍经济”
“这山野菜真不错,多少钱一斤?”在鸡西展区,大山来深山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带来的新鲜山野菜颇受消费者关注。负责人王刚介绍,为了保证山野菜是最新鲜的,他们选择在哈洽会开幕的前一天深夜,驱车700多公里赶到哈尔滨。“现场备货有限,目前只接受预订,要不然后续展期没有展品了。”作为参加了3届哈洽会的展商,王刚坦言,“借助展会平台的推广助力,我们企业山野菜各品类年销售额超百万元,下一步,计划将这些山林绿色食品打造成名牌产品,增加村民收入。”季节限定的山林馈赠,一亮相就接到诸多订单王刚的企业位于虎林市的东方红林场,背靠完达山山脉。“我们那里就是纯粹的原始森林,山野菜的质量特别高。”王刚此次参加哈洽会,带来了刺嫩芽、刺五加、黄瓜香、山芹菜、猴腿菜五种优质山野菜。为便于存储,五种山野菜分为鲜菜和冷冻蔬菜两种。“咱们龙江的山野菜药食同源,不仅口感好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尤其是原始森林中天然的山野菜,更是人们眼中的‘好东西’。这两天刚一亮相就接到很多订单。”王刚对企业的产品很有信心,已经对接了不少经销商和销售渠道。产量有限、不愁卖,是黑龙江山珍的一大特点。王刚告诉记者,这些山野菜每年的采摘季仅有20天,山民需要每天徒步进山寻找,采摘过程困难,目前每年最高产量不足130吨,根本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拓展产业链,让龙山珍品走得更实更远在王刚看来,打造龙江知名品牌,让好物卖出好价钱,是目前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以前西藏松茸价格不高,随着知名度提升、需求扩大,价格也不断攀升。龙江的山林野菜与松茸一样,都是大自然的馈赠。”他说。“目前,山林的天然野菜受到季节、采摘条件和包装技术的限制,产量并不稳定,在保证菜品质量的同时降低损耗和退货率,销售地区也比较受限。”王刚说,企业已经研发出以山野菜、野山菌为主要原料的山珍馅速冻饺子,未来还准备开发即食山野菜、野山菌产品。他希望拓展产业链,提升利润空间,从而提高村民收入。记者在展会发现,龙江山珍是展会中绿色食品的一大分类。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宣传产品的同时,也在不断细化服务,扩大龙江山珍的受众群体。哈肉联销售负责人表示,今年哈肉联推出了木耳、猴头菇、口蘑等山珍系列伴手礼,为了让南方游客回到家也能品尝到东北山珍的地道口味,企业正在对山珍特色菜的烹饪方法进行研究,准备印发简单易操作、适应不同地区口
发布日期:2025-05-22类目:市场行情 -
黑龙江1案例入选《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案例》
近日,由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的《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案例》
发布日期:2025-05-14类目:市场行情 -
采撷春日甜蜜 共享“莓”好生活
莓香盈地,绿叶娇红缀,明媚的阳光倾洒在草莓大棚上。眼下,坐落于哈尔滨市香坊区朝阳镇新五屯公交站对面的一家草莓采摘园内,洋溢着丰收且甜蜜的气息。走进大棚内,一垄垄
发布日期:2025-03-27类目:市场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