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龙江特产平台 请【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密码
17645130268

统一咨询热线,欢迎致电!

首页 > 新闻资讯 > 温州乡村长出“金疙瘩”,土特产全产业链产值突破300亿元

温州乡村长出“金疙瘩”,土特产全产业链产值突破300亿元

2025-03-13 00:00    来源:央广网  点击量:184  评论(0人参与)
 

春来采茶忙,新绿万里香。连日来,温州永嘉、平阳、泰顺、苍南等地茶园一片火热,茶农们趁着采茶旺季与春光赛跑,抢“鲜”采摘今年春天第一抹新绿。

从迎春俏立的小叶芽到强村富民的“黄金叶”,增收背后是温州做好“土特产”文章,谋深谋实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路径的生动实践。近年来,温州做强做优“六个一”特色农业产业,推动乡村“土特产”多点开花。目前,已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3个、国字号金名片25个;乡村“土特产富”全产业链产值突破300亿元,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4%左右。


东蒙山乌牛纂,满山乌牛早。

素有“浙南黄牛之乡”美誉的瑞安市湖岭镇,把牛产业作为致富“香饽饽”,靠着肉牛养殖、交易屠宰、精深加工、食品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条迅猛发展,全镇日子越来越“牛”气。

本地人金春兰做了20多年“湖岭牛肉”生意。从简陋民房发展为现代化厂房,她创办的浙江绿洲食品有限公司不断壮大,在全国拥有200多家经销商,产品进驻大润发、沃尔玛、老婆大人等连锁商超,年产值已突破1亿元。

从“土”里长出的“金疙瘩”不胜枚举,深究其道,念好“土特产”三字经是关键。

科产融合施良技,将资源要素引进来。

随着中国(温州)预制菜科创园、江南大学温州技术转移中心等一批科研院所落地,“科技园+高校院所+企业”合作发展模式日益成熟。借势“千名农播培育计划”,打造农播专业直播间100余个,培育农播电商人才1000余名。在助农直播流量带动下,文成小苔藓跃变为亿元级新产业,带动低收入农户户均年增收约5万元。

围绕大黄鱼、早茶、瓯柑等地区特色产业,温州谋划搭建现代农业园区、农业产业强镇、特色优势产业集群等重大产业平台52个。平阳大黄鱼就“游”出了以岛“养”鱼、以鱼“兴”岛的渔旅融合发展模式,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500余个。


温州瓯柑 资料图

因地制宜出良品,让农特产品走出去。

要说什么水果“最温州”,瓯柑和杨梅不遑多让。瓯海区、龙湾区、生态园聚焦这两大传统特色农业,共建环大罗山省级现代农业园区,让“中国瓯柑之乡”“中国杨梅之乡”金名片愈加闪亮。

依托项目联建成果,温州还通过农户抱团实现资源整合,并携手在外温商助力土特产走向世界。在永嘉县,一颗杨梅借力“世界永嘉人家园”“侨智谷”等综合服务平台在海外出圈,以每公斤50欧元的价格现身欧洲市场。

多元发展创良业,把产业链条延开来。

镜头转向乐清市,乘着铁皮石斛列入国家药食同源目录的东风,该市创新开发铁皮石斛药品、保健品等4大种类深加工产品100多种,年产优质铁皮石斛组培苗4亿多株。

着眼品牌包装,温州探索IP与土特产融合新模式,提升特色农业产业经济价值。如泰顺县推出八大“顺礼”,其中的“顺酒”带动猕猴桃酒生产超500吨、树莓酒超200吨,产值达2200余万元。

深挖乡村土特产多元价值,温州还集成主题游乐、田园休闲、旅居度假、科普教育等多种业态,让土特产融入文旅产业。

一方水土一方“味”。据温州市农业农村局介绍,今年温州将大力实施土特产“十链百亿”提升计划,重点推进石斛批发市场、一米八大黄鱼、中星种牛基地等50个“六个一”产业项目建设,推动“六个一”产业产值突破200亿元。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猜你喜欢

相关评论

好评
0% 0
中评
0% 0
差评
0% 0
       匿名发表     (内容限5至200字)     当前已经输入 0
  • 暂无评论

资讯排行

热搜新闻词

产品快报


首页 行业资讯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企业名录 招商加盟 行业展会 人才招聘 关于我们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有网友自由发布,本站不承担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真实性所引起的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哈尔滨市南岗区汉医专科门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