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河换帅,张联东任内痛失“白酒探花”
发布日期:2025-07-086月22日,洋河股份董事长张联东与他的江苏宿迁老乡京东董事长刘强东,出现在了内蒙古包头的沙漠营地,他还邀请来了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第二天,三人举杯共饮的画面,广为流传。
10天后,他们手中的那瓶洋河大曲光瓶酒,在京东平台卖得正酣,张联东却突然辞职了。
7月1日晚间,洋河股份公告,张联东因工作调整,申请辞去公司董事长等职务,辞职后,不再在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担任其他职务。公告中,洋河股份评价张联东任期期间的表现称,“在生产经营、市场营销、品牌品质等方面勇于创新。”
在外界看来,张联东的辞任颇为突然。他于2021年2月上任洋河股份董事长,原定任期届满时间为2027年4月。但任期未满,提前离职,背后原因引起外界颇多猜测。
2024年,洋河营收跌破300亿元大关,归母净利润跌幅超30%,行业排名由第三滑落至第五,股价持续下跌。今年一季度,洋河股份业绩进一步下滑,营收同比下降31.92%至110.66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39.93%至36.37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6.2亿元,同比下降40.2%。
面对惨淡的业绩,6月12日,张联东在洋河股份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上向投资者致歉,称“洋河在这轮发展中相对滞后”,并表示“最大的问题在我们(管理层)这里”。
他反省,洋河在品牌建设上,观念还较为落后;在品牌竞争中,部分定位还不够清晰;品牌建设路径还较传统,基本上靠打广告。其次,洋河在营销模式的创新方面也相对滞后。
这让外界联想到近期爆火的苏超。洋河和对手今世缘同为江苏本地酒企,这场体育营销盛宴中,今世缘以“国缘V3”拿下官方战略合作伙伴席位,在苏超比赛中拥有强烈的品牌存在感,而洋河仅以宿迁队赞助商身份“边缘参与”。这让洋河的投资者们颇为“恨铁不成钢”。
在这之前,6月11日,洋河股份刚刚公告杨卫国提前卸任公司董事的消息。6月25日,杨卫国被免去宿迁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江苏洋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江苏双沟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职务。
洋河集团为洋河股份的第一大股东,持股34.18%。洋河集团和双沟集团均由宿迁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控股,后者由宿迁市政府全资持股,为宿迁市属国企。
张联东卸任后,外界对接任者有颇多猜测。关于接任者及洋河经营变化,《中国企业家》致电洋河股份董事会秘书办公室,洋河方面回应称,下一步会尽快完成相关补选程序及其他选举工作,但无论谁竞选,都不会对公司正常经营产生影响。
不过,洋河股份官网领导简介一栏显示,现任洋河股份党委书记为顾宇。根据最新公告,顾宇已被提名为洋河股份非独立董事候选人。
顾宇,1978年5月出生,比张联东年轻10岁,二人履历轨迹有颇多相似之处,均由官员转型而来。公开资料显示,顾宇曾任泗阳县委办公室主任,泗阳县张家圩镇党委书记,宿迁市接待办副主任,沭阳县政府副县长、县委常委,宿迁市洋河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宿迁市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洋河新区党工委书记,宿城区委副书记、区长等职。
外界关心的是,在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的背景下,新继任者能否带领洋河重拾荣光?
失守前三,股价4年跌超70%
张联东是洋河股份第四任董事长,也是洋河第一位“空降”董事长,曾任宿迁市宿城区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宿城区副区长,宿城区委常委、宿城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宿迁市政府副秘书长、宿迁市城管局局长,宿迁市政府副秘书长(正处级),宿迁市洋河新区党工委书记等职务。
事实上,张联东上任之前,洋河已经在头部白酒企业竞争中有所“落伍”。2016年以后,洋河增速远不如茅台、五粮液、山西汾酒等同行——2016年至2020年洋河营收增幅仅23%,而茅台、五粮液等同行的增幅均超100%。尤其到了2019年、2020年,洋河营收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出现负增长。
因此,他的到来备受期待,被视为“救火队长”。其上任之初,洋河业绩表现可圈可点。2021年,他上任首年就扭转了洋河此前营收下滑的局面,实现253.5亿元营收,同比增长20.14%。2022年,洋河营收突破300亿元大关,并在2023年达到331.26亿元,这一年,洋河归母净利润也突破百亿元。
遗憾的是,2023年,洋河的增长已出现乏力迹象,当年四季度出现亏损。2024年,洋河营收骤降12.83%至288.76亿元;净利润下滑33.37%至66.73亿元,一夜之间跌回到2017年的水平,成为头部酒企中唯一“双降”企业。
这让外界大跌眼镜,也直接导致洋河失去了其坐了14年的行业“探花”宝座,被山西汾酒和泸州老窖超越,营收规模滑落至行业第五。
2025年一季度,洋河业绩延续下滑态势,实现营收110.66亿元,同比下滑31.92%;净利润为36.37亿元,同比下滑39.93%,仍是头部酒企中唯一负增长的企业。
备受煎熬的,还有洋河的投资人。2021年2月24日,张联东上任当天收盘,洋河股价为179.45元/股。到其辞职的2025年7月2日收盘,洋河股价跌到64.64元/股,跌幅超过60%。洋河也是本轮白酒行业深度调整中,股价跌幅最大的行业龙头之一。
从2021年到2025年,洋河股价连跌5年,有投资者直呼“苦不堪言”。一位投资者在洋河2024年业绩公开后“割肉”离场,亏了40多万元。
洋河困境
北京圣雄品牌策划有限公司总经理邹文武告诉《中国企业家》,在2021年,他就预判洋河“可能撑不住了”,当时他们发现,洋河经销商的更换率很高,“达到10%以上,渠道管理也有问题”。2022年、2023年、2024年,他们调研终端市场时发现,很多原本洋河高覆盖的区域市场变成了中覆盖、低覆盖,明显可看出,终端产品到达越来越少。
安徽一位白酒市场人士向记者透露,洋河自点率(指消费者在购买白酒时,直接指定购买某一品牌的比例)很低,在当地运作了多年一直没有起色。
当下洋河遭遇多重困境。
横亘在洋河面前的一大问题是产品结构失衡,基本盘一步步被蚕食,高端化受阻。财报显示,2024年,洋河中高档酒营收243.17亿元,同比下滑14.79%;普通酒下滑0.49%,但整体营收仅39.31亿元,占比很低。其中,洋河中高档酒包括梦之蓝、天之蓝、海之蓝等,普通酒主要为洋河大曲、双沟大曲等。
在次高端市场,洋河遭遇今世缘、汾酒等品牌同价位产品围剿。而在高端市场,一直以来,品牌基础薄弱,令洋河无法跻身茅台、五粮液、国窖1573的阵营。
渠道问题也颇为严峻。截至2024年末,虽然经销商数量增至8866家,但合同负债却从2021年的158亿元持续下滑至103亿元。
张联东在洋河股东大会上坦言:“公司经销商体系存在小而多、老而弱的结构性问题,渠道深耕不足,终端分类分级管理亟待加强,渠道改革势在必行。”
洋河面临的更紧迫问题是后院失守。江苏市场是洋河的大本营,在今世缘的蚕食和挤压下,洋河节节败退。一位白酒市场人士告诉《中国企业家》,今世缘推出的国缘酒,近两年在江苏销量上升很快,对洋河酒的打压很大。
2024年,洋河在江苏省内实现营收127.48亿元,同比下降11.43%,这是自2020年以来其在江苏市场营收首次下滑。而今世缘2024年在江苏省内各销售大区共实现营收105.53亿元。
2020年,今世缘在江苏省内的收入为47.67亿元,而洋河在江苏省的营收却首次跌破100亿元,约为96亿元。当时,在江苏市场,今世缘的营收体量仅是洋河的一半,如今已经快追赶上洋河了,有业内人士预测可能会反超。
与此同时,省外市场也面临严峻挑战。洋河股份2024年财报显示,江苏省外市场收入同比下降14%。
在2024年业绩会上,有投资者问洋河一季度营收下滑的原因,及为何与其他酒企差距如此之大。
洋河称,公司当前主要遇到以下四类问题:一是因品牌保鲜焕新不足,品牌势能有所下降;二是当前产品利润相对透明,渠道利润空间有所收窄;三是2021年以来持续中高速增速,当前渠道库存存在压力;四是营销转型待加速,从终端渠道到消费者运营转型的工作还需加快。
下滑是必然
洋河业绩、股价“双杀”,在投资者们看来,洋河如此表现,责任在管理层。
此番洋河“换帅”,一位投资者告诉《中国企业家》,短期来看,有改变就有好的预期;但长期来看,对业绩的影响,还需观察。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洋河的业绩下滑是必然,并非张联东个人的问题。
酒水行业研究者欧阳千里称,于张联东而言,其在洋河的成绩可圈可点。洋河股份业绩下滑,应非张联东之过,但体系内难免有“不同声音”,再加上同在江苏的今世缘业绩上涨,的确给洋河股份带来一些压力。
在邹文武看来,洋河的下滑从十几年前就有征兆了。洋河上市前后那段时间,经历了7年的爆发式增长,但在2014年之后,洋河没有跟上行业形势和自身发展需要,没有找对发力点,加之现在管理者无法驾驭一个曾经迅速发展且成功的洋河,因此整体后劲不足。
-
江苏如皋土特产爆改“出圈记”
炎炎盛夏,骄阳似火。如皋市石庄镇小溪家庭农场的紫桃园里热辣滚烫。农场主石坚猫着腰在果林里穿梭,指尖飞舞,一颗颗圆润饱满的紫桃稳稳入筐。“扫它!18块一斤的特级果,上架秒光!”他拍了拍贴着鲜亮二维码的果筐,黝黑的脸笑开了花,“这搁过去,想都不敢想!”改变始于田垄间的界别协商驿站。今年4月,如皋市政协农业农村界别组组长崔金踩着雨后泥泞踏进这片果园。崔金委员捏着大小不一的紫桃幼果眉头紧锁——“好货卖贱价,根子就在没规矩!”一场直击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市场化”短板的破冰协商,在此扎下根须。立规矩 土特产秒变“硬通货”“再过两个月,咱家葡萄架下就要套种黑塌菜,这在如皋都是头一份!”2021年,石坚返乡二次创业。他大手一挥,投入近600万建起了家庭农场。120亩的土地上,混搭了黑塌菜、紫桃、脆梨、水蜜桃等各种蔬果,堪称“植物乐园”。回想当初种紫桃时就被“标准”整不会了,石坚对“协商驿站”那是打心底感激。往年紫桃上市,他的心就像坐过山车,“心跳直接飙180,果贩子看到歪瓜裂枣就能压三成价,好好的‘金疙瘩’砸在手里,实在不甘!”关键时刻,政协委员崔金带着农技专家来到果园“现场把脉”。一份摊开的《新官紫桃生产技术规程》初稿上,“如何梳果”“何时套袋”等关键项被红笔圈得满满当当。“嘿!这白纸黑字就是咱庄稼人的腰杆子!”崔金牵头起草的《推动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市场化,助力乡村振兴协商专题报告》直接被政府全盘采纳,一整套组合拳打下来,“标准化”的火花瞬间点燃。搞联盟 “长寿味”熬成“香浓汤”“抖音一搜‘如皋农产品’,才12万条?咱这百岁老人扎堆的‘长寿福地’,排面可不止这点!”政协委员崔金举手持手机,神情中带着一丝急切与不甘。伴今食品的直播间里香气炸裂。镜头前,总经理陈来平手中利刃上下翻飞,“刀光剑影”间省级非遗“伴今猪头肉”片片透光,一旁“苏皋长寿”的LOGO鲜艳夺目。江苏如皋市政协主席顾留忠一语道破:“过去各家牌子各玩各的,珍珠散落缺条金线串!”如今,政协牵头推动成立“长寿农产品联盟”,二十家农企瞬间抱团,采用“母子品牌”策略,伴今食品等企业的包装上,都烙上了统一的“长寿身份证”,既整合了如皋丰富的农产品资源,更打造了一个强大的品牌矩阵。“今年毛豆很贵,正常毛豆每斤一块五六,现在三块多,我们出口价达到
发布日期:2025-08-20 -
潍坊诸城:解锁市场“流量密码” 持续做深做实“土特产”文章
走进诸城颐康食品有限公司,工人正在赶制一批即将发往海外的定制化订单。“公司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不同要求,进行差异化生产,有的需要精挑细选,按照规格挑选后再包装,也有的要把大包装改成小包装,我们都尽量满足客户要求。”公司总经理孙夕高介绍说。据了解,该公司通过建立“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种植管理模式,从事蔬菜种植、加工、出口一条龙服务,产品通过粗加工和深加工发往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加拿大等国家,深受海外客户喜爱。同样忙生产赶订单的还有诸城市电力怡明茶业有限公司,制茶加工车间内,炒茶机、烘干机、包装机等机器正在一刻不停地运转着,茶叶经过摊青、杀青、揉捻、烘干等一系列工序后,散发出阵阵清香。“从手工炒茶到电锅炒茶,我们实现了对‘火候’的精准把握,炒制出来的茶叶香味浓郁、口感醇厚。”从事制茶工作多年的王师傅说道。产品品质是农业特色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唯有好品质才能赢得市场,收获消费者的青睐。在诸城,优质的地质条件和适宜的气候造就了诸城绿茶叶片厚、滋味浓、香气高、耐冲泡的独特品质。诸城市深耕绿茶品牌,积极探索从茶叶种植、生产到加工、销售的链条式发展模式,开启“品质立茶、品牌兴茶、政策扶茶、文旅活茶”的融合发展之路,做好“茶产业”文章,让诸城绿茶香飘海内外。近年来,诸城市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持续做深做实“土特产”文章,苹果、葡萄、板栗、榛子等不断被写入农产品版图,成为乡村振兴的“金钥匙”。为了让特色农产品更好走出乡村、走向市场,实现从“土特产”到“金饭碗”的转化,诸城市在不断提升特色农产品品质的同时,也着力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通过大力发展“互联网+”,让本土主播成为新农人,让手机成为新农具,让直播成为新农活,借助互联网力量,不断提升“土特产”的影响力和消费者的认可度,持续擦亮“诸城好品”金字招牌。
发布日期:2025-08-20 -
今年首批南汇水蜜桃进入香港市场!浦东推动优质农产品“走出去”
近日,一架装载着180箱南汇水蜜桃的飞机飞抵香港。这是今年首批浦东南汇水蜜桃进入香港市场,也是上海团信农家乐专业合作社首次打开国际市场大门。得益于浦东海关、浦东新区农协会等通力协作,这批鲜果以最快速度实现了从枝头到香港市场的直达。资质认证过关做好服务保障“去年我们前往香港考察,在油麻地水果市场,看着满柜的泰国山竹和澳洲车厘子,我们就在想:浦东水蜜桃何时能占一席之地?”上海团信农家乐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程彩燕回忆说,“我们也想把浦东的优质农产品带给更多港澳同胞。”带着这个朴素的愿望,去年,在浦东新区农协会牵线下,合作社开始接触香港进口商。“香港的果蔬市场主要依赖进口,对鲜活农产品需求量大,且相对距离较近,运输时效可控,是理想的试水平台。”浦东农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多轮洽谈,合作社与一家香港进口商达成试销协议。但要将农产品送往海外,对合作社而言,资质认证是第一道关卡。“这是我们第一次尝试水蜜桃出口,也是摸着石头过河,所幸有浦东海关的大力支持,才能这么顺利实现出口。”程彩燕说。据悉,浦东海关持续提升“三农”服务水平,不断优化监管模式,打造涉农企业标杆、保障产品质量、提升品牌效应,指导多家本土优质农企获得出境水果果园及包装厂注册登记资质。同时,浦东海关还发挥科技赋能作用,联合相关单位和部门成立“出口农产品服务专班”,通过前置服务,指导企业建立标准化种植档案,推行“区块链+农产品”溯源模式,实现全链条信息可查,保障优质农产品快速顺利出口。快速通关“零延时”助推优质特色农产品出口近年来,浦东新区致力于打造都市现代农业“浦东样板”,助推优质特色农产品出口,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让更多“浦东滋味”优质果蔬走向世界餐桌。浦东新区特色农产品多为鲜活易腐类产品,通关时间长易影响产品质量,对运输条件要求也较为严格。出口农产品能否高效通关成为企业最为迫切的需求。在此次水蜜桃出口过程中,浦东海关启动出口鲜活易腐农食产品属地查检绿色通道,合理调配查检资源,优先查验、优先采样、优先检测、当天出证,确保合格农食产品快速通关“零延时”。“海关绿色通道的效率远超我们想象,我们的水蜜桃申报当天就拿到了植物检疫证书,手续齐全后我们将产品送往机场入库,以最快速度送往香港。”程彩燕说。严控产品品质让更多消费者品尝“浦东滋味
发布日期:2025-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