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潍坊昌邑:土特产变身“金钥匙” 特色产业铺就致富路

发布日期:2025-07-04

当马铃薯破土而出、堆成“金山”,当油桃脆甜多汁、畅销四海,当姜枣红糖香飘万里、甘甜万家……在潍坊昌邑,一件件土特产正从田间地头走向广阔市场,化作打开致富门的“金钥匙”。近年来,昌邑市依托独特资源禀赋,因地制宜,着力培育壮大农业产业,构建特色鲜明的产业体系,叫响做大特色农业品牌,激发特色产业生命力,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高质量发展。

深挖“土”资源,土中钻出“金疙瘩”

近日,石埠经济发展区的昌邑宜泰马铃薯专业合作社马铃薯种植基地迎来丰收季,田间地头一片繁忙,农户们熟练地分拣、装袋、搬运,丰收的喜悦溢于言表。

该合作社是吴家庄村党支部领办的专业合作社,马铃薯种植面积目前已经发展到3500亩,另外种植了1500亩红薯,合作社社员98人。“我们实行‘五统一’管理模式,进行统一供种、统一化肥农药、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统一质量检测,通过标准化生产,马铃薯不仅产量稳定,而且具备较高的品质。”吴家庄村党支部书记吴鹏飞介绍。

种得好,更要卖得好。近几年,合作社大力发展以马铃薯为主的订单农业、品牌农业,成为国内知名快餐连锁企业的原材料主力供应商。

“我2025年种植了300多亩马铃薯,2024年每亩产量达到5500斤,亩均效益1300元以上。马铃薯收获后,还可以种植一茬玉米,每亩地的纯收入能达到2000元,远高于种植其他作物。”合作社社员王东华尝到了订单农业的甜头。

稳定的销售渠道打通了致富路,让丰收的土豆真正助力村民增收致富。吴鹏飞带领社员们将种植基地拓展至邻近乡镇,仅北孟镇朱家庄两个基地就种植马铃薯1200亩,不仅带动了当地村民就业,更示范引领当地群众加入发展订单农业的大军,如今的吴家庄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马铃薯种植基地和产业化示范村。

与此同时,柳疃镇青阜农业综合体种植的1300多亩碱地土豆也迎来丰收,金灿灿的碱地土豆皮薄瓤沙,产量与普通地块不相上下,实现了盐碱地改良与作物增收的双重效益。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特色,一方特色成就一方产业。2024年,昌邑市蔬菜播种面积16万亩、总产量77万吨。设施蔬菜播种面积10.99万亩、产量53.74万吨。昌邑大姜种植面积超10万亩,年产量50余万吨,是当之无愧的富民“金疙瘩”,此外,斜子萝卜、九龙屯大蒜、利渔小米……越来越多的昌邑“土特产”,犹如一个个悦耳的音符,唱响乡村产业“振兴曲”。

放大“特”优势,结出“致富果”

眼下正值油桃上市季节,都昌街道西苑农场的果园里桃香四溢。“咱们种的是‘未来一号’,口感脆甜,品质上乘。”西苑农场负责人陈述山说,“这个品种好打理,用生物菌防治病虫害,是纯绿色、无公害的产品。”

好品质、好收成离不开精细化管理。陈述山全程实行有机种植,因此他种植的油桃不但产量高,品质也好,口感清甜,深受消费者和各地经销商的喜爱。

在西永安村葡萄棚内,成片的葡萄藤郁郁葱葱,一串串葡萄缀满枝头、压弯枝条。“我们种植的葡萄即将进入采摘期,巨星、金手指等品种的葡萄口感佳、品质优,早就被果商提前定购,将直接送往济南、青岛、烟台等城市!”村民刘乃杰欣喜地说道。

据西永安村党支部书记马增亮介绍,西永安村葡萄种植规模已达1000多亩,通过严格品控培育的优质果品畅销市场,成功打造了“永安洼”区域特色品牌,每年可带动村民增收2600余万元。

打造“一村一品”,发展特色种植。昌邑市立足资源禀赋,积极引导果蔬种植主体创建本土品牌,让更多的昌邑优鲜农品走向国内外市场。饮马镇山阳村“山阳大梨”、围子街道南朱家寨村“南寨果蔬”、北孟镇赋誉兴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皓韵牌”有机苹果、石埠经济发展区青山家庭农场“青山红岫”有机果蔬、饮马天福园生态农民专业合作社“乐邦天福园”阳光玫瑰葡萄……创建品牌、推广品牌、呵护品牌,越来越多充满乡土气息和地域特色的本土农产品被人们所熟知。

据悉,昌邑市绿色优质农产品总数133个,其中“三品一标”农产品个数128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个数4个,全国农耕农品记忆名录产品个数3个,品牌凝聚的产业合力正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增加“产”效益,撬动“大市场”

“家人们,今天带来咱们村加工的特色酱菜,炒肉配馒头都香……”围子街道孙斜村党支部书记孙连伟在直播间里热情地推介斜子萝卜、花黏玉米以及特色酱菜等特色农产品。

围子街道成立党支部书记直播联盟,让村党支部书记们变身网红主播,通过快手、抖音等互联网平台,推介本地的特色农产品,不仅开辟全新销售路径,助力村民实现增收,还培育出一批懂电商、擅直播的新型农民。已吸引约50人投身直播队伍,为当地电商发展注入新力量。

为拓展土特产销售渠道,昌邑市积极组织企业、商户、农户参加电商培训,通过山东电商云课堂、潍坊新媒体运营技能培训等活动,赋能农副产品销售,2024年全市电商网络零售额达20.2亿元。

产业链延伸更让土特产焕发新活力。柳疃镇桑葚产业正演绎出大千世界,经过开发衍生出桑叶茶、桑葚酒、桑果干等农产品,产、销、旅一体化全产业链日趋成熟。

同样,在围子街道潍坊丸和食品有限公司车间里,昌邑大姜经过精深加工,变成姜片、姜丝等调理食品,畅销韩国、日本、美国等35个国家和地区,年加工产值超5000万元。北孟的昌邑菜贝通公司则研发了姜枣红糖、姜粉等系列产品,拓展国内市场。

“我们在融合上下功夫、在业态上开新路,从深耕一产拓展至三产融合,将过去‘原汁原味’的土特产打造成链条更完整、业态更丰富的‘多汁多味’土特产,满足多元化的市场需求。”昌邑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闫文志说。

目前,昌邑共有潍坊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63家、农业产业强镇8个,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联合体9家、农业“新六产”示范主体5家、农产品加工业示范企业4家,培育提升数字化、智慧化、创新型、科技型等现代农业产业园区17个,不断引领品质农业朝着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链条化方向迈进。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