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小刺儿”鲫瓜子!世界首例“无肌间刺鲫”种质在哈成功创制
发布日期:2024-12-16“我吃鲫鱼只敢喝汤”“我吃鲫鱼得炸酥炸透……”在百姓餐桌上,鲫鱼因其肉质鲜嫩、营养丰富备受青睐,它在淡水鱼养殖业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不过,鲫鱼好吃口难开,鲫鱼肉中遍布的肌间刺(俗称“小刺儿”)令很多人避之不及,并影响到水产加工环节。如果鲫鱼没有“小刺儿”该多好。
喜讯传来,这个难题已经被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以下简称“黑龙江水产所”)淡水鱼类基因组学与基因编辑创新团队攻克!世界首例无肌间刺鲫新种质问世,终结了学界50多年来关于“肌间刺是否可选育”的争论,取得了我国水产育种领域的重大理论和技术突破。这是我国渔业科研的重大里程碑,将引发水产种业革新,为渔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输送新动力。
攻克“无刺”难题
左手拿着显微注射玻璃针,右手拿着移液器……12月5日,在黑龙江水产所的实验室里,淡水鱼类基因组学与基因编辑创新团队副首席匡友谊正忙着“穿针引线”——给显微注射针注入试剂。他摘下了眼镜,紧盯着细如缝衣针针尖的玻璃针头。“这个动作,我每年要重复上千次。”匡友谊告诉记者,他刚刚完成的“显微注射操作”只是基因编辑的常规工作,借助仪器将基因编辑试剂注射到鲫鱼胚胎中。
为攻克“无肌间刺鲤科鱼类种质创制”难题,自2009年起,该团队以鲫鱼、鲤鱼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相关研究,精准锁定了影响鱼类肌间刺形成的关键基因--bmp6,经无数次实验,2020年获得了无肌间刺鲫鱼第一代,2022年无肌间刺鲫鱼第二代的问世,标志着肌间刺去除率100%的无刺鲫鱼种质创制成功。在此基础上,该团队将该项技术应用到鲤鱼、草鱼、银鲫、鲢鱼等多个鲤科鱼类,均获得无肌间刺的种质,2022年1月、2024年7月,多个鲤、鲫无刺新种质通过了专家组的现场验收,肯定了该研究的有效性。
攻关还在继续
今年,“第五代无肌间刺鲫”惊艳亮相,肉质鲜嫩度、营养成分丝毫不输传统鲫鱼,无肌间刺特质愈发稳定。“这‘第五代’无论从外观还是肉质、口感上,与普通鲫鱼没啥区别。”匡友谊告诉记者。
匡友谊说:“现在我们要在无刺鱼的基础上,培育一个生长速度更快的种质。另外,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我们还在做不育品种的研发,避免无刺鱼在养殖过程中逃逸后对生态系统造成影响。以及要走一系列的生物安全评价流程,这项工作预计5-10年才能完成,评价完成之后才允许逐步在符合条件的水体推广养殖。”
种业新星璀璨闪耀
黑龙江水产所成功创制世界首例“无肌间刺鲫”种质,助力我国水产种业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恰似一颗闪耀的“种业新星”,照亮了渔业转型征程。
这一成果彰显我国在鱼类基因编辑、种质创新层面造诣深厚,更激励科研人员乘胜追击,瞄准大宗淡水鱼“卡嗓子”难题,开启新一轮种业攻关;朝绿色、智能养殖模式迭代,为全球渔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注入磅礴的“中国力量”。
-
哈尔滨市香坊区向阳镇田间地头“种”出红火好日子
走进香坊区向阳镇,田间地头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各类瓜果蔬菜长势良好,陆续迎来成熟季。近年来,向阳镇在产业田里“耕”出规模,在庭院里“种”出财富,在农旅融合中“酿”出价值。紧扣“产业兴旺”核心要义,向阳镇深度衔接战略规划与地域特质,依托黑土资源禀赋构建特色农业发展矩阵。通过创建“政府统筹+合作社纽带+农户主体”的三元联动机制,将分散的土地、技术、市场要素拧成发展链条,推动农业产业向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管理迭代升级。为切实提升农民种养水平,香坊区农业农村局联合东北农业大学组建专家服务团,到向阳镇进行田间种植指导。在科学管理和适宜气候双重加持下,西红柿、香菜黄瓜、香瓜等农产品即将迎来丰收高峰,不仅产量可观,而且品质上乘。“巾帼小菜园”成为向阳镇农业发展版图中的一大亮点。向阳镇积极引导妇女以庭院为阵地,将自家房前屋后的闲置土地充分利用起来,打造特色小菜园。从种植规划到田间管理,将小菜园打理得井井有条。如今,这些被精心打理的小菜园不仅填满了农户的“菜篮子”,更鼓了大家的“钱袋子”。鲜嫩的蔬菜走进市场,拓宽家庭收入的“绿色银行”。为进一步提升农业附加值,向阳镇以产业融合为突破口,绘就“农旅交融、产销贯通”的立体发展图景。大力发展东兴满族村乡村旅游和农事体验项目,串联起田园观光路线,升级文化景观等配套设施,推出“认养一亩田”活动等,吸引周边游客前来观光、采摘,让游客亲身感受田园风光与农事乐趣。同时,瞄准农产品深加工赛道,将黄金糕、小窝头、豆汁等民族特色美食打造成东兴满族村“可携带的乡愁”,通过延长产业链让农产品价值“节节攀升”,实现了从“田间地头”到“餐桌心头”的价值跃升。展望未来,向阳镇将持续加码农业产业扶持力度,以“巾帼小菜园”为示范标杆,带动更多村民投身特色种植,深度融合乡村旅游、采摘体验等业态,推动一二三产业“串珠成链”。
发布日期:2025-06-24 -
海林市黑木耳开始全面采摘——舌尖上的山野鲜货速来围观!
近日,海林市迎来黑木耳大面积采摘热潮,黑亮肥厚的木耳密密麻麻缀满菌袋,在阳光下泛着油润的光泽,轻轻一掰,还能看见细密的胶质拉丝。农户们穿梭其中,手法娴熟地采收,竹筐里的木耳堆成小山。乡村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孕育出这一口爽脆的极致鲜味。
发布日期:2025-06-24 -
克东特色产品菌汤飘香腐乳鲜亮
用计量袋量好水量、烧开、加入菌包、汤包、搅拌……在本届绿博会上,黑龙江东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用短短3分钟的时间,就为在场市民制作出了鲜美的菌汤。“菌香浓郁,特别鲜美。”“这菌汤带有自然醇香,好喝!”前来参观的市民抿嘴浅尝,点头称赞。品尝过菌汤的鹤城市民,爽快付钱,展位前售卖异常火爆。“我们的菌汤用它的纯正口感和简便易做‘俘获’了消费者的心,一路圈粉无数,很多消费者都说明天带着亲戚朋友一起来尝尝呢。”公司经理张国斌向记者介绍。本届绿博会克东县设立展位16个,全县11家企业7大类214个产品参展。驰名中外的飞鹤奶粉、醇香的克东腐乳、晶莹剔透的天然苏打水、琳琅满目的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也吸引着人们的眼球,让消费者慕名而来。
发布日期:2025-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