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农业开辟龙江农业新赛道
发布日期:2024-11-18近日,2024年全国粮油和大豆产业博览会在山东省济南市举办,我省28家企业携350余种产品参展。期间,产自黑土地的优质农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人们现场试吃赞不绝口。山东本土涉农企业纷纷抛来合作的橄榄枝,与我省粮食主产区县(市)、企业共签约包括定制农业在内的产业投资和购销项目24个,总签约额28.12亿元。
在随后于南宁市举办的2024年广西国际农业博览会上,“黑龙江省黑土优品暨定制农业交流推介会”备受关注,多家企业就高端大米定制等进行合作签约。
定制农业如何为龙江农业开辟新赛道?是否可以为龙江农业发展持续赋能?记者通过多方采访尝试寻找答案。
主体培育 坚实有力
这几天,虎林市森蜜蜂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战立新正忙着将1.5万箱蜂箱入窖,这是养蜂人劳作一年后颇具仪式感的收尾工作。“虎林森林覆盖率高、蜜源植物丰富,生产的椴树蜜品质优良,尤其是这几年通过发展定制农业后,市场特别看好。”
虎林市农业农村局蜂业办负责人徐向文介绍,虎林市通过发展认养、代加工、电商销售等“蜜蜂+”定制模式,推动蜂产品生产更加高端、对接客户更加精准、销售方式更加多元。目前,全市蜜蜂饲养量4.2万箱,蜂产品经营和加工企业、养蜂合作社、养蜂场分别发展到21家、16家和500多家。全市年接收定制蜜蜂订单2万余箱,销售额突破4000万元。
“蜜蜂+”定制模式的辐射效应同样明显。虎林市向蜂农免费发放东北黑蜂蜂王,引导蜂农进行换种,推进蜜蜂良种化。此外,中国蜂产品协会“帮扶女性养蜂创业计划”在此率先开展试点,通过技术培训、订单收购、合作经营等多种形式,帮扶女性养蜂人改善生产条件、实现家庭增收。如今,“虎林椴树蜜”作为地标产品畅销全国,以11.5亿品牌价值位居2023中国蜂产品区域品牌价值榜单第一名。
发展定制农业需要培育企业、合作社、农户等主体,这些主体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满足定制农业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起着重要作用。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截至2023年底,全省登记注册农民合作社8.7万个,联合社505个,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150个,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为964个。在市场监管部门注册家庭农场6.2万个,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434个。这些主体为我省定制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支撑。
平台搭建 相互助力
打开九佰街社区团小程序,蔬菜水果、速冻食品、禽蛋肉类等商品分类清晰,剩余商品量和预计到货时间也被明确标注,指尖轻点几下,新鲜优质的农产品就会在规定时间内送到家中。
九佰街(大庆)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卢连生介绍,这是他们创新推出的社群定制“团购”模式。在平台发布产品预售信息,再订货进货,实现“以销定购”,在快速培养一批忠实用户的同时,逐步将平台推上百姓日常消费的主渠道,如今平台年交易量达3.85亿元。
“我们通过自建平台打造了多款畅销的省内农产品,实现年销售泰来大米1000万元左右、林甸嘎啦柿子日峰值销售4.5万公斤、庆水坊小火炕白酒日峰值销售4万公斤的业绩。目前,全国很多平台上架这些产品,带动企业和农民增收。”卢连生说。
发展定制农业需要搭建沟通消费者与生产者的平台,促进信息的流通、资源的整合和服务的优化。
为方便广大网友共享定制农业“福利”,省农业农村厅依托黑龙江联通智慧农业军团,开发了“龙江农定制”微信小程序,现在已经有50余家优秀定制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入驻平台。各地和农业企业累计打造定制网站、小程序、APP等定制平台75个。广大网友坐在家里就可以实现“云定制”,吃到量身定制的香糯大米、新鲜蔬菜、美味山珍等优质健康的“龙江味”。
根据需求 创新模式
我省各地在发展定制农业的过程中,依托农业优势资源,结合不同消费需求,探索总结出因地制宜的新模式,助推区域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记者从庆安县农业农村局了解到,庆安县指导帮助博林鑫农业集团开发“我在庆安有稻田”小程序,采取“稻田订制+农文旅产融合+数字私域+主动健康”模式,丰富定制内容,优化消费者定制体验。
据介绍,购买者以4980元定制“我在庆安有稻田”项目,可获得双有机认证大米120斤,按月邮寄到家。目前,共有1500人定制“我在庆安有稻田”项目,项目带动当地农户410户,实现户均增收两万元。
此外,绥棱县推行“农户+合作社+企业”模式发展大鹅养殖,把合作社作为中间环节,根据定制合同进行规范化养殖,与多家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大鹅定制关系,2024年签订40万只大鹅订单,协议价格每斤高于市场价1.5元。
育主体、建平台、推模式,定制农业正逐渐成为我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拓展农民增收空间、开辟农业新领域新赛道的重要抓手。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将聚焦大米、鲜食玉米、冷水鱼、肉牛、生猪、家禽、寒地果蔬、蜂产品等特色品种,突出高端和优质定制方向,培育、巩固、升级一批定制农业生产主体。依托“黑土优品”展示运营中心,建设线下定制认购平台,创建小程序、APP等,丰富线上线下两类渠道。对接高端消费人群,广泛开展宣传,实现农文旅融合,推进定制农业向基地化、市场化、高端化、数字化、融合化发展。
-
江苏如皋土特产爆改“出圈记”
炎炎盛夏,骄阳似火。如皋市石庄镇小溪家庭农场的紫桃园里热辣滚烫。农场主石坚猫着腰在果林里穿梭,指尖飞舞,一颗颗圆润饱满的紫桃稳稳入筐。“扫它!18块一斤的特级果,上架秒光!”他拍了拍贴着鲜亮二维码的果筐,黝黑的脸笑开了花,“这搁过去,想都不敢想!”改变始于田垄间的界别协商驿站。今年4月,如皋市政协农业农村界别组组长崔金踩着雨后泥泞踏进这片果园。崔金委员捏着大小不一的紫桃幼果眉头紧锁——“好货卖贱价,根子就在没规矩!”一场直击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市场化”短板的破冰协商,在此扎下根须。立规矩 土特产秒变“硬通货”“再过两个月,咱家葡萄架下就要套种黑塌菜,这在如皋都是头一份!”2021年,石坚返乡二次创业。他大手一挥,投入近600万建起了家庭农场。120亩的土地上,混搭了黑塌菜、紫桃、脆梨、水蜜桃等各种蔬果,堪称“植物乐园”。回想当初种紫桃时就被“标准”整不会了,石坚对“协商驿站”那是打心底感激。往年紫桃上市,他的心就像坐过山车,“心跳直接飙180,果贩子看到歪瓜裂枣就能压三成价,好好的‘金疙瘩’砸在手里,实在不甘!”关键时刻,政协委员崔金带着农技专家来到果园“现场把脉”。一份摊开的《新官紫桃生产技术规程》初稿上,“如何梳果”“何时套袋”等关键项被红笔圈得满满当当。“嘿!这白纸黑字就是咱庄稼人的腰杆子!”崔金牵头起草的《推动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市场化,助力乡村振兴协商专题报告》直接被政府全盘采纳,一整套组合拳打下来,“标准化”的火花瞬间点燃。搞联盟 “长寿味”熬成“香浓汤”“抖音一搜‘如皋农产品’,才12万条?咱这百岁老人扎堆的‘长寿福地’,排面可不止这点!”政协委员崔金举手持手机,神情中带着一丝急切与不甘。伴今食品的直播间里香气炸裂。镜头前,总经理陈来平手中利刃上下翻飞,“刀光剑影”间省级非遗“伴今猪头肉”片片透光,一旁“苏皋长寿”的LOGO鲜艳夺目。江苏如皋市政协主席顾留忠一语道破:“过去各家牌子各玩各的,珍珠散落缺条金线串!”如今,政协牵头推动成立“长寿农产品联盟”,二十家农企瞬间抱团,采用“母子品牌”策略,伴今食品等企业的包装上,都烙上了统一的“长寿身份证”,既整合了如皋丰富的农产品资源,更打造了一个强大的品牌矩阵。“今年毛豆很贵,正常毛豆每斤一块五六,现在三块多,我们出口价达到
发布日期:2025-08-20 -
潍坊诸城:解锁市场“流量密码” 持续做深做实“土特产”文章
走进诸城颐康食品有限公司,工人正在赶制一批即将发往海外的定制化订单。“公司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不同要求,进行差异化生产,有的需要精挑细选,按照规格挑选后再包装,也有的要把大包装改成小包装,我们都尽量满足客户要求。”公司总经理孙夕高介绍说。据了解,该公司通过建立“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种植管理模式,从事蔬菜种植、加工、出口一条龙服务,产品通过粗加工和深加工发往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加拿大等国家,深受海外客户喜爱。同样忙生产赶订单的还有诸城市电力怡明茶业有限公司,制茶加工车间内,炒茶机、烘干机、包装机等机器正在一刻不停地运转着,茶叶经过摊青、杀青、揉捻、烘干等一系列工序后,散发出阵阵清香。“从手工炒茶到电锅炒茶,我们实现了对‘火候’的精准把握,炒制出来的茶叶香味浓郁、口感醇厚。”从事制茶工作多年的王师傅说道。产品品质是农业特色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唯有好品质才能赢得市场,收获消费者的青睐。在诸城,优质的地质条件和适宜的气候造就了诸城绿茶叶片厚、滋味浓、香气高、耐冲泡的独特品质。诸城市深耕绿茶品牌,积极探索从茶叶种植、生产到加工、销售的链条式发展模式,开启“品质立茶、品牌兴茶、政策扶茶、文旅活茶”的融合发展之路,做好“茶产业”文章,让诸城绿茶香飘海内外。近年来,诸城市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持续做深做实“土特产”文章,苹果、葡萄、板栗、榛子等不断被写入农产品版图,成为乡村振兴的“金钥匙”。为了让特色农产品更好走出乡村、走向市场,实现从“土特产”到“金饭碗”的转化,诸城市在不断提升特色农产品品质的同时,也着力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通过大力发展“互联网+”,让本土主播成为新农人,让手机成为新农具,让直播成为新农活,借助互联网力量,不断提升“土特产”的影响力和消费者的认可度,持续擦亮“诸城好品”金字招牌。
发布日期:2025-08-20 -
今年首批南汇水蜜桃进入香港市场!浦东推动优质农产品“走出去”
近日,一架装载着180箱南汇水蜜桃的飞机飞抵香港。这是今年首批浦东南汇水蜜桃进入香港市场,也是上海团信农家乐专业合作社首次打开国际市场大门。得益于浦东海关、浦东新区农协会等通力协作,这批鲜果以最快速度实现了从枝头到香港市场的直达。资质认证过关做好服务保障“去年我们前往香港考察,在油麻地水果市场,看着满柜的泰国山竹和澳洲车厘子,我们就在想:浦东水蜜桃何时能占一席之地?”上海团信农家乐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程彩燕回忆说,“我们也想把浦东的优质农产品带给更多港澳同胞。”带着这个朴素的愿望,去年,在浦东新区农协会牵线下,合作社开始接触香港进口商。“香港的果蔬市场主要依赖进口,对鲜活农产品需求量大,且相对距离较近,运输时效可控,是理想的试水平台。”浦东农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多轮洽谈,合作社与一家香港进口商达成试销协议。但要将农产品送往海外,对合作社而言,资质认证是第一道关卡。“这是我们第一次尝试水蜜桃出口,也是摸着石头过河,所幸有浦东海关的大力支持,才能这么顺利实现出口。”程彩燕说。据悉,浦东海关持续提升“三农”服务水平,不断优化监管模式,打造涉农企业标杆、保障产品质量、提升品牌效应,指导多家本土优质农企获得出境水果果园及包装厂注册登记资质。同时,浦东海关还发挥科技赋能作用,联合相关单位和部门成立“出口农产品服务专班”,通过前置服务,指导企业建立标准化种植档案,推行“区块链+农产品”溯源模式,实现全链条信息可查,保障优质农产品快速顺利出口。快速通关“零延时”助推优质特色农产品出口近年来,浦东新区致力于打造都市现代农业“浦东样板”,助推优质特色农产品出口,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让更多“浦东滋味”优质果蔬走向世界餐桌。浦东新区特色农产品多为鲜活易腐类产品,通关时间长易影响产品质量,对运输条件要求也较为严格。出口农产品能否高效通关成为企业最为迫切的需求。在此次水蜜桃出口过程中,浦东海关启动出口鲜活易腐农食产品属地查检绿色通道,合理调配查检资源,优先查验、优先采样、优先检测、当天出证,确保合格农食产品快速通关“零延时”。“海关绿色通道的效率远超我们想象,我们的水蜜桃申报当天就拿到了植物检疫证书,手续齐全后我们将产品送往机场入库,以最快速度送往香港。”程彩燕说。严控产品品质让更多消费者品尝“浦东滋味
发布日期:2025-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