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蕾龙江·鲜食玉米丨又甜又糯,鲜飘远方
发布日期:2024-04-10又到一年玉米成熟时。走在哈尔滨市道里区榆树镇望哈村的村道上,放眼望去满目青翠,空气中到处弥漫着鲜食玉米的清香。
撕开绿色苞叶,玉米粒颗颗饱满,轻轻一按,汁液四溢,啃一口,鲜、香、甜、糯、脆。区别于普通的粮食玉米,鲜食玉米作为粮、果、菜兼用型作物,凭借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出圈。
截至2022年底,我省鲜食玉米总规模达到217万亩,约占全国鲜食玉米播种面积的10%,总产量241万吨。鲜食玉米作为绿色龙江十大品牌之一,现已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
千里青纱帐,闪耀新希望。龙江好味道,“鲜”飘更远方。
1.
一穗玉米的华丽转身
近日的一个清晨,一台红色的“春柳”牌鲜食玉米收割机,开进望哈村北侧、高铁桥南的鲜食玉米种植基地。经过107天阳光和雨露的滋润,第一批鲜食玉米到了最佳采收日,哈尔滨嘉顺合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2023年秋收大幕正式开启。
嘉顺合合作社目前在望哈村的玉米种植基地共8000亩,其中4000亩为鲜食玉米。
鲜食玉米不同于普通玉米,不仅种子价格高,对种植技术也有相当高的要求。为提升鲜食玉米的品质,嘉顺合合作社选用非转基因优良品种,采用科学田间种植管理,在有机种植、隔离种植、栽培季节控制、合理密植、肥水管理等关键环节,严格按照省农科院耕作栽培所要求开展田间作业。
2021年,合作社理事长张连仲在玉米种植基地的中心地带建起了4万平方米的鲜食玉米加工厂,鲜食玉米从采收到加工完成严格控制在1小时以内。“一小时锁鲜”保证了鲜食玉米的口感和品质。
“以前苞米按斤卖,现在按穗卖,效益翻了好几番!”张连仲说,去年合作社种了4000亩鲜食玉米,卖了2000多万元。尝到甜头后,他打算明年继续扩建工厂厂房。
花若盛开,蝴蝶自来。今年,黑龙江省鲜玉良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嘉顺合合作社携手打造了1000亩的高品质鲜食玉米基地。
2.
一口爆浆的幸福美好
走进鲜玉良田公司产品展厅,一个个雅致的鲜食玉米包装袋,格外吸睛。
蒸上20分钟,黄糯玉米金黄圆润、香气浓郁,口感软糯香甜,一粒粒玉米像爆浆一样在口腔中跳跃。扑面而来的清新让记者仿佛置身玉米地,每一口都是童年的味道。
可甜可咸、可生可熟、可蒸煮可炖烤,始于颜值而终于品质。或许,再也没有一种作物,能比鲜食玉米更鲜嫩可口、风味多变了。
记者了解到,我省黏糯型鲜食玉米果穗黏度高,粒大种皮薄,消费者认可度高,良好品质领跑全国市场。检测显示:我省甜玉米糖度可达17度,糯玉米糖度最高达14度,比其他省区产的甜、糯玉米高5度~6度,鲜食玉米品质优、口感佳。
另据农业农村部研究发现:东北鲜食玉米对比其他地区的鲜食玉米,其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纤维含量更高,且含有维生素E、叶酸、花青素、类胡萝卜素等多种营养成分。
黑龙江的鲜食玉米咋这么好?“产地对农产品的品质至关重要。”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张树权一语中的。
他提到,我省四季分明,雨热同季,较大的昼夜温差,有利于农作物干物质积累,促成了更高品质的鲜食玉米生长。特别是鲜玉良田公司在哈尔滨的高端鲜食玉米种植基地,处在北纬45度附近。这一区域是玉米的最佳生长区,是全球“三大黄金玉米带”。
3.
一家国企的战略布局
在鲜玉良田公司产品展厅,一款银色鲜食玉米礼盒,放在展厅的C位。“龙江礼物 香糯玉米”八个烫金大字在灯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礼盒采用雕刻版画的形式,左侧重点突出了鲜食玉米的元素,右侧镶嵌着索菲亚教堂、防洪纪念塔等哈尔滨地标建筑图案。耐看又有质感,让人瞬间有了“买它、买它”的冲动。
“调查发现,食用鲜食玉米的群体中年轻人占了很大比重。让品牌年轻化和产品年轻化,是我们在这次设计中的一个关键环节。”礼盒设计者、哈尔滨设际邹工业设计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兼总设计师邹镇孟告诉记者,该公司已为鲜玉良田公司做了多款鲜食玉米产品的设计。
作为黑龙江省农投产业融合发展有限公司的子公司,鲜玉良田公司成立之初,就确立了为深入推动和落实省委省政府“四个农业”战略部署,整合我省鲜食玉米产业存量资产,提升鲜食玉米品质,向高端农产品消费市场迈进的发展目标。
在高端鲜食玉米赛道,如何能成为顶级选手?鲜玉良田公司有野心,更有信心和底气。这种信心与底气,源自对寒地黑土、绿色有机、非转基因和“黄金玉米生产带”等资源优势的笃信,更源自一家国企硬核的科技实力和管理实力。
“我们已在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绥化等地确立了10个鲜食玉米基地,预计今年产量将超1亿穗。”黑龙江省农投产业融合发展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任关宇说。
4.
一个产业的未来图景
已售80万件、已售50万件、已售30万件……打开某短视频平台,搜索“黑龙江鲜食玉米”,一个个链接下方喜人的销售数据,无不彰显着龙江鲜食玉米在全国吃货心中的认可度。
龙江鲜食玉米,已成为继五常大米后,热销全国的龙江特产新名片。
省农业技术推广站高级农艺师潘思扬说,近年来,我省鲜食玉米产业加工能力逐年增强、优质品牌叫响全国。逐渐形成以绥化、哈尔滨、齐齐哈尔为核心的优势特色鲜食玉米产业集群,全省鲜食玉米加工企业约120家,产品涵盖速冻玉米穗、真空玉米穗、速冻玉米籽粒、籽粒罐头及玉米果汁等。
鲜食玉米具有串联一二三产业的优良属性,对于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省农业技术推广站相关负责人建议,下一步我省应以优质安全、绿色有机为方向,以鲜食玉米优势特色产业为抓手,聚集资源要素、培育产业主体,围绕做大做强鲜食玉米生产基地、延长加工链条、强化品牌培育、健全营销体系等建设任务,加快构建“良种+生产+加工+营销”的“寒地黑土”鲜食玉米产业全产业链体系。
-
江苏如皋土特产爆改“出圈记”
炎炎盛夏,骄阳似火。如皋市石庄镇小溪家庭农场的紫桃园里热辣滚烫。农场主石坚猫着腰在果林里穿梭,指尖飞舞,一颗颗圆润饱满的紫桃稳稳入筐。“扫它!18块一斤的特级果,上架秒光!”他拍了拍贴着鲜亮二维码的果筐,黝黑的脸笑开了花,“这搁过去,想都不敢想!”改变始于田垄间的界别协商驿站。今年4月,如皋市政协农业农村界别组组长崔金踩着雨后泥泞踏进这片果园。崔金委员捏着大小不一的紫桃幼果眉头紧锁——“好货卖贱价,根子就在没规矩!”一场直击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市场化”短板的破冰协商,在此扎下根须。立规矩 土特产秒变“硬通货”“再过两个月,咱家葡萄架下就要套种黑塌菜,这在如皋都是头一份!”2021年,石坚返乡二次创业。他大手一挥,投入近600万建起了家庭农场。120亩的土地上,混搭了黑塌菜、紫桃、脆梨、水蜜桃等各种蔬果,堪称“植物乐园”。回想当初种紫桃时就被“标准”整不会了,石坚对“协商驿站”那是打心底感激。往年紫桃上市,他的心就像坐过山车,“心跳直接飙180,果贩子看到歪瓜裂枣就能压三成价,好好的‘金疙瘩’砸在手里,实在不甘!”关键时刻,政协委员崔金带着农技专家来到果园“现场把脉”。一份摊开的《新官紫桃生产技术规程》初稿上,“如何梳果”“何时套袋”等关键项被红笔圈得满满当当。“嘿!这白纸黑字就是咱庄稼人的腰杆子!”崔金牵头起草的《推动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市场化,助力乡村振兴协商专题报告》直接被政府全盘采纳,一整套组合拳打下来,“标准化”的火花瞬间点燃。搞联盟 “长寿味”熬成“香浓汤”“抖音一搜‘如皋农产品’,才12万条?咱这百岁老人扎堆的‘长寿福地’,排面可不止这点!”政协委员崔金举手持手机,神情中带着一丝急切与不甘。伴今食品的直播间里香气炸裂。镜头前,总经理陈来平手中利刃上下翻飞,“刀光剑影”间省级非遗“伴今猪头肉”片片透光,一旁“苏皋长寿”的LOGO鲜艳夺目。江苏如皋市政协主席顾留忠一语道破:“过去各家牌子各玩各的,珍珠散落缺条金线串!”如今,政协牵头推动成立“长寿农产品联盟”,二十家农企瞬间抱团,采用“母子品牌”策略,伴今食品等企业的包装上,都烙上了统一的“长寿身份证”,既整合了如皋丰富的农产品资源,更打造了一个强大的品牌矩阵。“今年毛豆很贵,正常毛豆每斤一块五六,现在三块多,我们出口价达到
发布日期:2025-08-20 -
潍坊诸城:解锁市场“流量密码” 持续做深做实“土特产”文章
走进诸城颐康食品有限公司,工人正在赶制一批即将发往海外的定制化订单。“公司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不同要求,进行差异化生产,有的需要精挑细选,按照规格挑选后再包装,也有的要把大包装改成小包装,我们都尽量满足客户要求。”公司总经理孙夕高介绍说。据了解,该公司通过建立“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种植管理模式,从事蔬菜种植、加工、出口一条龙服务,产品通过粗加工和深加工发往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加拿大等国家,深受海外客户喜爱。同样忙生产赶订单的还有诸城市电力怡明茶业有限公司,制茶加工车间内,炒茶机、烘干机、包装机等机器正在一刻不停地运转着,茶叶经过摊青、杀青、揉捻、烘干等一系列工序后,散发出阵阵清香。“从手工炒茶到电锅炒茶,我们实现了对‘火候’的精准把握,炒制出来的茶叶香味浓郁、口感醇厚。”从事制茶工作多年的王师傅说道。产品品质是农业特色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唯有好品质才能赢得市场,收获消费者的青睐。在诸城,优质的地质条件和适宜的气候造就了诸城绿茶叶片厚、滋味浓、香气高、耐冲泡的独特品质。诸城市深耕绿茶品牌,积极探索从茶叶种植、生产到加工、销售的链条式发展模式,开启“品质立茶、品牌兴茶、政策扶茶、文旅活茶”的融合发展之路,做好“茶产业”文章,让诸城绿茶香飘海内外。近年来,诸城市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持续做深做实“土特产”文章,苹果、葡萄、板栗、榛子等不断被写入农产品版图,成为乡村振兴的“金钥匙”。为了让特色农产品更好走出乡村、走向市场,实现从“土特产”到“金饭碗”的转化,诸城市在不断提升特色农产品品质的同时,也着力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通过大力发展“互联网+”,让本土主播成为新农人,让手机成为新农具,让直播成为新农活,借助互联网力量,不断提升“土特产”的影响力和消费者的认可度,持续擦亮“诸城好品”金字招牌。
发布日期:2025-08-20 -
今年首批南汇水蜜桃进入香港市场!浦东推动优质农产品“走出去”
近日,一架装载着180箱南汇水蜜桃的飞机飞抵香港。这是今年首批浦东南汇水蜜桃进入香港市场,也是上海团信农家乐专业合作社首次打开国际市场大门。得益于浦东海关、浦东新区农协会等通力协作,这批鲜果以最快速度实现了从枝头到香港市场的直达。资质认证过关做好服务保障“去年我们前往香港考察,在油麻地水果市场,看着满柜的泰国山竹和澳洲车厘子,我们就在想:浦东水蜜桃何时能占一席之地?”上海团信农家乐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程彩燕回忆说,“我们也想把浦东的优质农产品带给更多港澳同胞。”带着这个朴素的愿望,去年,在浦东新区农协会牵线下,合作社开始接触香港进口商。“香港的果蔬市场主要依赖进口,对鲜活农产品需求量大,且相对距离较近,运输时效可控,是理想的试水平台。”浦东农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多轮洽谈,合作社与一家香港进口商达成试销协议。但要将农产品送往海外,对合作社而言,资质认证是第一道关卡。“这是我们第一次尝试水蜜桃出口,也是摸着石头过河,所幸有浦东海关的大力支持,才能这么顺利实现出口。”程彩燕说。据悉,浦东海关持续提升“三农”服务水平,不断优化监管模式,打造涉农企业标杆、保障产品质量、提升品牌效应,指导多家本土优质农企获得出境水果果园及包装厂注册登记资质。同时,浦东海关还发挥科技赋能作用,联合相关单位和部门成立“出口农产品服务专班”,通过前置服务,指导企业建立标准化种植档案,推行“区块链+农产品”溯源模式,实现全链条信息可查,保障优质农产品快速顺利出口。快速通关“零延时”助推优质特色农产品出口近年来,浦东新区致力于打造都市现代农业“浦东样板”,助推优质特色农产品出口,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让更多“浦东滋味”优质果蔬走向世界餐桌。浦东新区特色农产品多为鲜活易腐类产品,通关时间长易影响产品质量,对运输条件要求也较为严格。出口农产品能否高效通关成为企业最为迫切的需求。在此次水蜜桃出口过程中,浦东海关启动出口鲜活易腐农食产品属地查检绿色通道,合理调配查检资源,优先查验、优先采样、优先检测、当天出证,确保合格农食产品快速通关“零延时”。“海关绿色通道的效率远超我们想象,我们的水蜜桃申报当天就拿到了植物检疫证书,手续齐全后我们将产品送往机场入库,以最快速度送往香港。”程彩燕说。严控产品品质让更多消费者品尝“浦东滋味
发布日期:2025-08-20